
3月15日,南通市地方标准《南通“八碗八”制作技艺》(DB3206/T 1030-2022)正式发布,这是南通首个非遗项目地方标准。
南通“八碗八”是南通的传统筵席,是古时南通人宴请宾客的一种菜谱规格,由四冷碟、四热炒、八大碗菜组成,具有其独特的文化内涵。“八碗八”制作技艺历史悠久,具有显著的地域文化特征,代表了完整的南通乡土菜式。随着时代的发展,南通“八碗八”宴的品种有所调整,烹饪手法各展风采,深受广大美食爱好者的欢迎。
2017年,南通“八碗八”制作技艺被列入第四批南通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为进一步传承非遗技艺,扩大非遗影响力,让传统工艺走进现代生活,南通市文化馆(南通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每年开办春秋两季非遗公益培训班,南通“八碗八”制作技艺课程培训班深受广大群众喜爱,常常是课程推出当天,名额就被全部预定。
此次发布的《南通“八碗八”制作技艺》地方标准由该项目代表性传承人、南通市旅游中等专业学校张继华牵头,历时两年编制完成,是《淮扬八大碗制作技艺团体标准》的升级版,它规定了南通“八碗八”制作技艺的原辅料要求、制作技艺、上菜方式、上菜顺序和安全要求,将有力地推动南通传统美食标准化发展。
关键词: 江苏南通 首个非遗项目地方标准 正式发布 八碗八制作技艺
“非物质文化遗产进校园活动”展演活动在凤翔学校顺利开展
信阳市市文广旅局举办非物质文化遗产申报放权赋能培训会召开
淮南市第五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公布
”陕西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基地“在榆林成立
定了!在郑州举办的2022中国非遗年会延期举办
喜讯!甘肃省古籍保护中心“古籍修复技艺”被列为省级非遗
从“非遗进校园”到“非遗在校园”!广东发布20个优秀案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