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满分作文议论文范文欣赏及点评 第1篇
北京一考生
谈到文化,都会联想到中华民族的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的特征。那些深刻的思想如一幅幅壮丽的景象,让我们不由自主地感到骄傲和自豪。然而,近观这些年来,让人惊叹的是,祖先留下来的精神财富,被众多不肖子孙们遗弃,深深地被现代化给湮没。
(资料图)
走进祖先的世界,翻开历史的画卷,蜿蜒坚固的长城正舞弄身姿,富丽堂皇的故宫正在向我们招手。微笑,孩子般的纯情依旧让人向往,无论是汉魏唐宋,还是元明清的文人骚客们,书写怀才不遇的作品让人感慨,盛唐时代的歌韵至今还让人沉醉其中,百姓辛勤劳作,与远亲近邻和睦相处是何等幸福?每年过着中国的传统节日,一个家族的人一起做饭菜,围桌而坐,就算是在动荡不安的社会也其乐融融。
那些美好的画面是曾出现过,但是对我们来说,似乎那只是一种回忆,一种让人觉得很虚渺的幻想。因为,现代的人早巳被现代文明所俘虏,渐渐淡忘了传统文化的真正含义。 穿梭在现代社会的城市里,散发出一种令人可怕的气息,城市化建设是我们的追求,搞好经济是我们的追求,人民富裕是我们的追求,难道继承传统文化就不是我们的追求了吗?
一幢幢高楼鳞次栉比,付出代价的是一片片良田被毁,一道道名胜被摧。推倒的是一座座传承建筑,损失的是民族几千年来的精神财富。秦始皇的焚书坑儒至今令人叹惋,难道也要让后人为我们叹惋吗?保护好中华精髓的文化,不应发生“秦人不暇自哀而后人哀之,后人哀之而不鉴之,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的恶性循环。这些已经够严重了,让人担忧的是我国的传统节日逐渐西方化。
我国有很多传统节日,各种节日蕴含了特殊的含义,比如五月五的端午节是为了纪念爱国诗人屈原投江自杀的壮志,春节是为了一家人团圆在一起分享一年的收成,诉说来年的打算。辛辛苦苦地劳作了一年,组织一些百姓喜闻乐见的活动或节目,让大家欢欢乐乐过大年,那是一种不一样的韵味。可是,似乎现在过年的节目都被一台“春晚”所包容,没有了更多的期待。难怪很多人都觉得过年已经越来越没有年味了。
中华传统文化博大精深,不要让我们在某一天羞于再提及这句话。纵观眼前,中华传统文化已经正站在了悬崖边上,作为中国人,保护它,传承它,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
高考满分作文议论文范文欣赏及点评 第2篇
湖北一考生
游客问下山的人:上面有好看的吗?有人答没有,有人答有。可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但是他们的答案都是以自己的眼光来评判的。但如果要领略山顶的无限风光,是没有任何人可以替代的,子非鱼,安知鱼之乐也?为了自己心中想要的答案,我们得做个有主见的人,自己登顶欣赏。
这很容易让人想起小马过河的故事。小马被一条河挡住了去路,牛伯伯说水很浅,刚没小腿,能蹚过去。松鼠说河水很深,还淹死过他的伙伴呢!于是小马回去问妈妈。妈妈亲切地对小马说:“孩子,光听别人说,自己不动脑筋,不去试试,是不行的,河水是深是浅,你去试一试,就知道了。”小马下了河,原来河水既不像老牛说的那样浅,也不像松鼠说的那样深。人其实有时并不都比小马聪明,往往也会被云海般的信息淹没,不自觉地走上盲从之路。在当今的社会,处在一个信息爆炸的年代,我们更要会动脑筋,才能应对这个新生的时代。
鲁迅先生说,世上本无路,走的人多了,就有了路。如果都不走,结果是可想而知的。还有妇孺皆知的爱迪生,当他试想把人的声音留下来,大部分人甚至他的亲人也会认为他一定是疯了。要把声音留下来?怎么可能!直到最后,留声机问世,人们才相信这个事实。当留声机问世后,指不定有多少人懊悔不已,捶胸顿足地骂自己怎么没有早点将它研究出来呢!不过,我想,即使给他们一百年的时间,他们也不会研究出来,因为他们总是不相信自己。
千年以前,古人就曾想飞上天空,因此他们想到了借助火炮的冲力。并且,他们确实离开了地面几米或者是几十米。但,冲力没了,他们只能从空中坠落下来,被狠狠地摔在地上。紧接而来的,是一声声刺耳的笑声,直冲耳膜。围观人们的嘲笑声一浪高过一浪,他们笑他是傻瓜,说他们是白痴??千年之后,那些曾经嘲笑先驱的人却遭到了历史无情的嘲笑——他们做梦也不会想到,人类不仅飞上了天,还飞出了地球,飞到了太空!倘若先辈们受不了嘲笑,没有自己的头脑和勇气,何尝有今日的航天成功。
总而言之,祖国的未来要靠我们,如果唯唯诺诺,缺乏主见,总是照搬别人的东西而不知创新,国家是没有未来的。
高考满分作文议论文范文欣赏及点评 第3篇
上海一考生
你会不会在某个瞬间觉得眼前的这一切都不是自己想要的生活?你会不会感到有一只名叫“青春”的小兽在内心日益膨胀,在夜晚肆意狂奔?
反正,我常会有这样的感觉。
并且当一张张习题卷纷至沓来的时候,当夜晚梦见考试时各种光怪陆离的事情发生的时候,这种念头格外强烈。
我听见那只小兽在咆哮——我要逃离!我要自由!
苏轼曾道:“且将新火试新茶,诗酒趁年华。”可是我们的年华到底是奉献给了梦想,还是葬送给了应试?我们每日戴着厚厚的镜片,手上的老茧被笔磨出了一层又一层,各种要奋斗的训诫不绝于耳。每每需要呐喊的时候,却被什么钳制住了咽喉,于是越来越多的人开始痛斥这如同八股取士的教育,痛斥应试教育这片似乎荒无人烟的沙漠让多少学子不堪重负、疲意不已。
可是,如果有一天真的没有高考这座“压力山大”的独木桥,我们真的不知道该怎样到达自己的远方。郑渊洁说过:那些拼命抱怨应试教育毁了一生的人,即使没有应试教育,他们也会一无所成。拼命想逃出某个牢笼到最后很有可能发现,自己进人了更大的牢笼。
事实是,你必须要去穿越这片沙漠,这或许不是抵达梦想的唯一出路,可它是必经之路,很多人会认为自己在高考结束的那一刹,必定失声痛哭,或喜极而泣,或庆幸解放了自己——为自己,也为这段穿越的年华。
可是,当真正迎来这一刻的时候,总会有人感到自己的生命被风干成一张张薄薄的纸,有些人可能会开始无限制地沉迷于学习之外的娱乐与无为。
这时我们渴望的自由已经到来,但一些人此时即使真正地将青春推下断崖,连叹息都不会复有,终有一天,那些追求到所谓“自由”的人会突然发现自己不知不觉中被禁锢,自由,终究拋弃了他,而有种种羁绊与限制。这时,他会猛然醒悟,回忆起那些叫嚣着要逃离的日子,那,才是在不自由中最自由的拼搏。
因为生活在这个时代,我们注定是要受时代背景制约与做出选择的,可你不得不承认:选择权归根结底还是在我们自己的手上。
你要去浪迹天涯,你就该学会扬帆掌舵;你要飞翔于天际,你就要丰满羽翅;你要主宰自己的人生,就要有自己的方向。
哪怕你必须去学奔跑,也不能忘却飞翔。穿越,是必然的,以怎样的姿态穿越,即是你的自由。
名师点评:这是一篇优秀佳作。可以说,逆向思维、辩证说理、立意深刻、语言老到是本文取胜而被评为一类卷的最大亮点。该考生以一只“青春”的小兽的口吻,讲述因学习苦累而发出“我要逃离!我要自由”的呐喊作为引子,从反面论述了假如没有了这样的学习与生活,看似自由了,实则正是陷入了不自由的深渊而无所作为,视角新巧,给人以耳目一新之感。本文引用了苏轼与郑渊洁的话作为道理论据,不仅增强了说服力和论证性,同时也增添了语言的表现力。此外,文中多处提炼了富有哲理的语句,如“可是我们的年华到底是奉献给了梦想,还是葬送给了应试”,以及文末的排比句、点题句等,无不是文章的采分点,这也是值得其他考生借鉴的长处和优点。文章跳开一般常用的套路,没有就事论事,而是宕开一笔,由现实生活说起,自然而然地引出材料所要阐释的观点和论题,采取正反论证,给读者以鲜明、深刻的印记,说理独到、精辟,使中心论点水到渠成。
高考满分作文议论文范文欣赏及点评 第4篇
湖南一考生
师弟:
你愿意和我谈跳槽的事,我觉得“受宠若惊”。是的,我等了八年了,等你告诉我:老兄,我又想跳槽了!上次你和我谈跳槽,是在你我通过公选分到S贫困县P贫困乡的第二年,你还记得那个晚上吗,师弟?
我一点也不觉得你的跳槽是“逃避”现实的“官跑跑”,从某种意义上说,乃上进之举。但事实上,接到你的信,我一整天都在一种担忧的情绪中。你说,使人生平成家常便饭了。师弟,你的这种旷达的本领令我惊异,但是,不要假装“酷”吧。快三十的人了,工作受到挫折是很“黯然神伤”的事,更何况是一个踌躇满志的你。如果你容许我坦诚的话,我觉得你此刻一定在一个极端苦恼,或说“痛苦”的情绪里。古人都说三十而立呀!我担忧,深为我那个晚上没有挽留你甚至默许你而内疚。
我不知你是否读过这样的一则报道:“被誉为最美乡镇干部的某乡党委书记,在一个别人不想去,去了也干不了两年的地方,一干就是八年,通过他辛勤的汗水,带领广大乡亲把一个穷乡僻壤建成美丽乡村。”这个书记和你一样,在省城成长,在省城读完大学。毕业前的他本来已经被聘请到了一家髙薪企业,然而他响应农村是一个广阔的天地的号召,来到了某贫困乡镇开始了他人生的第一站。
他在那个晴天一身灰、雨天一身泥的地方,冒严寒,顶酷暑??不知忍受了多少痛苦;但他将痛苦转化为改变的乡村动力,打造了最美丽的风景!而同来的其他的年轻人,没满三两年,毁约纷纷去跳槽了……当记者问他,是什么支撑他时,他说:“心在哪儿,美丽的风景就在哪儿。”我们这个年龄的人,我觉得,正是现实和理想欲望交织,哪个有事事如意?亲爱的小弟,你的无措,我岂能不知?
所以,我要告诉你什么呢?那晚,其实我也迷茫,想和你一走了之。但是,我看着那积贫积弱的乡镇,我知道这里离不开我!如果我一走了之,我于这里无补,这里也白费了我两年。醒来后的我俯下身子,不断地带领村民向贫困宣战,不断地被现实打败,又不断地爬起。八年间,公路通了,树木绿了,村民富了,环境美了……干一行,爱一行,精一行。这是我的人生历练。师弟呀,你别这山望着那山高了,频繁地更换工作,今日干管理,明日搞技术,南征北战,本想稳固了,可结果呢,又要跳槽了……师弟,你小我一岁,今年二十又九,八年来你跳槽十二次,可还没有找到自己喜欢的职业,没有稳定的居所,没有……老哥我劝你:安心去做好你现有的工作,不焦躁激进,不怨天尤人!请坚信三年五载,或许是十年八年后,最美的人生属于你!
临了,你知道那个书记是谁吗?
爱你的老哥于考场上
2014年6月7日
高考满分作文议论文范文欣赏及点评 第5篇
江西一考生
探究是探求与研究,是对一种事物或事理的深度探索。课内外探究作为自主学习的一种重要形式,在西式教育中尤其被重视;然而,在中国教育之中,课内外探究却成了鸡肋,作用甚微。因此,我认为,课内外探究应踏实、有益且适度。
课内外探究必须脚踏实地,不能流于形式。在素质教育全面推广的今天,无论是书籍还是教师授课,都被明确要求涵盖探究,然而,在实施过程中,探究就成为了形式。许多教师认为学生探究就是在玩,还不如自己讲授,因此就仅给学生几分钟时间,甚至不给学生时间进行探究。几分钟时间怎么可能完成一项探究呢?探究的目的不是得出某个所谓的正确答案,而应是让学生在思维火花的碰撞中开拓思维。假如探究仅流于形式,学生在简单思考后就不再深入,被老师灌输他人深人思考过的标准答案,吗?社会还能够革故鼎新、不断进步吗?所以,我坚信探究应踏实。
课内外探究应内容有益,不能盲目探究。如同开良卷方能有益一般,只有“探良究”才能有益。牛顿晚年沉迷于研究宗教神学,最终竟然放弃科学,一心探究神学,最后,探究神学成了这个大科学家的人生污点。可见,探究确应探有益之究,但,什么样的学习探究才是有益的呢?我想,应是积极向上、有意义的。例如,在学习《荆轲刺秦王》的过程后,探究匕首究竟有多毒、荆轲长相一类便为无益,探究荆轲的人物心理、性格等方面就应为有益。后者之所以有益,是因为它有助于学生理解课文,分析人物,符合教学宗旨。可知,探究应有益。
课内外探究需要适度适量,不能本末倒置。中国人讲究中庸之道,探究也应该如此。探究是一种延伸,一种拓展,因此不能因为追求探究就忘了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学习与掌握,更不能因为追求探究就钻“牛角尖”。作为中学生,面对中考、高考,我们不能完全忽视基础知识基本技能,不能本末倒过度深究。永动机的提出,令科学家无法自拔地陷入其中,倘若不坚持适度原则,焦耳对此怎会急流勇退,作出“要科学不要永动机”的结论?由此可得,探究应适度。
在极度缺乏创新的今日中国,探究是稀缺的,是值得鼓励的,但是必须坚持踏实、有益且适度的原则。
高考满分作文议论文范文欣赏及点评 第6篇
水之源头是最清澈最原始最单纯的起点,一路流下来,夹杂着两岸的杂质,越来越浑浊,如果不加保护,未免越来越肮脏。而真诚善良是人性的原点,单纯美好是艺术的原点,绿色自然是文化的原点。
现在的文化市场,俨然混乱不堪的集市,可谓玉石杂陈、泥沙俱下、乌烟瘴气。环境生态需要保护,文化生态迫在眉睫!回到原点,回到文化的源头,回到最干净最纯真的开始吧。
中国人钟爱饭局,饭店鳞次栉比。整个中国的夜晚,有一半泡在酒里,晕在菜里。山吃海喝,一掷千金!这必然造成一种浮靡媚俗的气势,默许“人生在世,吃喝二字”的生活哲学,久而久之,人将不人,国将不国,斯可痛已!相反,高雅的书屋、茶室、剧院、民族艺术几乎无藏身之所,变成了无人问津的没落贵族。在无钱可赚、自身难保的窘困下,只好卷起家什作鸟兽散,庶可痛已!在21世纪的今天,高雅文化遭遇了有文化史以来最大的尴尬,离原点越来越远。那流芳百世的魏晋风度,那光耀千古的唐宋遗韵,只好“一骑红尘绝远陌”,追之不及,逝者如斯,徒留千古浩叹,一恸!
再看一看我们家里的那台电视吧,充斥其中的,大多是胡编乱造的历史剧、武打剧、言情剧,尤其是搞笑的历史古装戏,活生生把一段格调高雅的历史糟践成惨不忍睹的五花肉,把历史名着裁剪拼凑成浊臭逼人的乞丐服。更可怜了那些吟风诵月的古代名士,被逼大练超级武功,长年只穿一身衣服,春夏秋冬都要斗笠加顶、披风随身,还要强忍着不说话装深沉,要么出口就是港台腔,整日游手好闲,做些鸟勾当——打打架,谈谈恋爱,没事飞飞树顶,要么搞破坏:一掌树叶落尽、青草拔光,二掌叫人肺裂肝焚、元气大伤,三掌击倒房屋亭榭、古刹名山。大人看了付之一笑,也就算了,你可知那乳臭未干的孩子,如何心驰神往、竞相仿效?幼小的心灵早早被撒上一大把黑色的种子,将来要开出什么样的花,结出什么样的果!
那可是民族的未来啊!是可忍,孰不可忍!
电脑也免不了它的双刃特质,既服务于人,又暗伤人。对很多人来说,电脑到了爱你恨你离不开你的程度。对没有免疫力的孩子来说,电脑更像慢性毒药。充斥网络的暴力和享乐观念正在同人类可怜的意志力展开一场没有硝烟的战斗。作为重要传媒的几家大网站,迫于商业利益的驱使,明修栈道,暗渡陈仓,缺乏最起码的社会责任感、民族危机感。呜呼,事已至此,痛哉,痛哉,痛何如哉!
让我们的文化市场回到原点吧,让我们的孩子在他们的人生原点就能感受清新自然的文化风气吧,还有什么比这个更重要吗?
高考满分议论文作文赏析:
本文像一把匕首,直刺文化市场的病根,揭示文化的堕落和弥漫的污浊,强烈呼吁回归精神的原点,读来让人扼腕,让决策者三思。其精妙在于观点鲜明激情澎湃,幽默嘲讽,力透纸背。高考作文--高考满分作文及赏析3篇高考作文--高考满分作文及赏析3篇。在细致入微的抨击中,考生深入剖析危害性,给文化管理者敲响警钟,可谓入木三分。本文的语言生动有力,线条分明。
如何写好高考语文议论文作文
一、构思应巧妙。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