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文学 > 正文

喝水后一直小便的人,与半天不去厕所的人,谁更健康呢?建议一看

2023-05-16 06:13:36来源:勇医生科普聊

排尿是人体非常正常的生理现象,通过排尿能够及时把体内多余的水分排出去,清理体内的垃圾,维持泌尿系统和身体的健康。

尿液的形成离不开每天大量喝水,只有这样才能维持身体的正常循环,一般来说,喝水后的35~45分钟左右就会形成尿液。

形成的尿液通过输尿管进入膀胱,当膀胱充盈到一定程度后,大脑会接收到信号,此时人就会去厕所把体内的尿液排出。


(相关资料图)

喝完水之后每个人的反应是不同的,有人喝水后一直小便,有人喝水后半天不去厕所,这两种情况到底哪种才更健康呢?

01

喝水后一直小便的人,与半天不去厕所的人,谁更健康呢?建议一看

对于这个问题,泌尿系统专家们进行了一系列的实验。选取了100名普通人,其中有50人是大量喝水后,排尿频次高的50人是大量喝水后忍住不去排尿的。

实验结果发现,排尿频次高的50个人健康程度要高于憋住不排尿的50个人,在这两组人当中都出现了健康程度高的个体。

这也说明了两种人群之间不存在绝对的健康高低关系,也就是说不能凭借这一点,就说谁更健康。其实只要能遵照人体的正常排尿时间进行排尿,就能保证身体的健康。

排尿时间是人体内的水分在体内代谢一次的时间,跟饮用的水量有关,当短时间内饮下1500毫升水,这1500毫升水在人体内进行一次代谢的时间约为30分钟。

对于相同的饮水量,因为身体情况不一样,不同的人有不同的排尿时间,所以专家得出结论,只要遵循自己的排尿时间进行排尿,就完全不会影响自己的健康。

02

但排尿频率过高或过低都不是好事

排除各种客观因素造成的排尿增加或者减少,按照正常来说,一天摄入1500毫升到2000毫升水分,人体每天排尿次数在6~8次左右。

水分进入人体大约需要30~40分钟进行消耗代谢,若没有额外的消耗30~40分钟后,人体就会产生尿意,但是代谢的时间也不是绝对的。

当气温较高或者吃了过咸的食物时,水分大量流失,代谢的时间就会延长,尿液形成的时间也会比较缓慢,这是正常的情况。

从这个角度上来看的话,喝完水一直小便的人与半天不去厕所的人,从表面上并不能确定哪一种更健康。

白天的排尿次数一般是5~7次,晚上的排尿次数是0~2次,只有这样才符合机体运作的规律,如果配合饮水后45分钟排尿这个生理机制,就能初步判断自己是否健康。

03

怎样喝水才能更健康?

警惕“水中毒”

正常情况下,肾脏每小时能排出800~1000毫升的水,喝水量在这个范围内不会对肾脏造成压力,但是短时间内大量喝水,肾脏来不及排出,多余的水会进入细胞,造成低钠血症。

出现低钠血症后,意味着血液当中的盐分不足,血液当中的盐分过低后,渗透压会使水流向含盐量多的细胞内,细胞会因吸水而变成膨胀的球,很可能导致脑水肿,引起脑组织损伤,进而引起水中毒。

运动后不宜立即喝水

运动后除了会排出大量的汗液,钠,钙,磷等矿物质也会被排出体外,使体内的电解质失去平衡,当电解质失衡过量时,视觉和听觉会对外界的刺激,明显过敏,身体各种机能的调节功能都会下降。

运动后立即喝水,会觉得越喝越渴,不仅不能够为人体补充水分,还不容易被吸收,导致体温过高,同时还会因为缺乏电解质发生小腿肌肉痉挛。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