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9:89,中国男篮在上一场负于南苏丹男篮。
这场比赛,从过程来说,中国男篮不可谓不拼、也很难说他们“打得不好”——男篮的每个队员都很积极地投入防守、他们很好地控制了失误、他们不断尝试在内线利用高度优势、后卫在外线获得机会时也果敢出手(且命中率堪称超常发挥)、作为球队核心的李凯尔一扫上一战的低迷拿下了22分、攻防两端都发挥了巨大作用、乔尔杰维奇从整局策略布置到叫暂停都没有任何问题......
【资料图】
但可怕也就可怕在这里——即便是这样一场从过程来看男篮打得不错、甚至可以说“尽力局”的比赛,我们依旧输了南苏丹20分。
你可以说“对手三分爆种”、可以说“裁判吹了一些没有必要吹的犯规”,但是实际上,从心底我们都知道,这些都不是理由。
南苏丹是一个2011年才正式宣布独立的国家,这个国家贫穷、基础设施落后(去年夏天我曾关注过加布里埃尔的返乡“寻根”之旅,镜头里南苏丹真称得上一穷二白...),他们拥有自己的篮球队还不到10年。
当我们在气愤南苏丹有4名归化球员、同时又为自己找“磨合时间”不足的理由时,有没有想过,南苏丹这批国家队球员,甚至连两个月磨合时间都没有?甚至还有一名16岁的少年......
技不如人,仅此而已。
在这场比赛前,在分析输塞尔维亚的比赛时我就说过,比起输塞尔维亚42分,男篮连续4场比赛得分不到70,是更危险的信号,果不其然,对阵南苏丹,中国男篮再次只得到69分——其实看过程,我们几次将分差已经追到毫厘之间,但就是翻不过来,为什么?其实就是进攻没有持续性。
用杨毅老师在比赛第二节的话来说更直白明了:“打国际大赛,你如果只得60多分,谁都赢不了。”
防守防的再好、失误控制得再好、比赛策略制定的再正确,你也得得分啊。
中国队被南苏丹的三分射穿,表面上看是概率问题,但实际是个人能力的问题——世界杯没有详细的细节数据统计,但相信看过比赛的各位都能感觉到:中国队每个回合的传球、跑位其实比南苏丹多得多、战术也复杂得多、但结果却是进攻方式更简单的难苏丹得分效率更高——这就是个人能力导致的差异。
让我们具体到比赛来看一看。
今天就不长篇大论了,我们只需要看两队的第一次进攻就一目了然。(因为其实整场比赛的内容几乎是完全一模一样的,只是球进或不进的区别)
中国队的第一次进攻:
侧翼转弧顶,弧顶挡拆打不了再传回去,再传底角球员,改打拉空一侧的低位单打,传进内线、被包夹,再分球弱侧,再转底角获得一个空位三分。
这次进攻,总共传球6次,从侧翼传到弧顶再传回侧翼,从外线传进内线又传回外线,从弱侧到强侧再到弱侧,比起上一场打塞尔维亚,其实我们执行战术执行的不可谓不清晰、战术也算得上是有条有理、也确实创造了一个相当不错的空位机会,但就是一个问题——太慢了。
最后张镇麟出手时只剩下不到2秒钟。不中。
我们再转头看南苏丹的进攻。
卡里克琼斯弧顶借挡拆杀到攻击区域,吸引中国队收缩协防,分球外线南苏丹8号射手,三分手起刀落。
进攻时间还剩10秒。
为什么我不想长篇大论,因为这两个回合真的就是本场的缩影——中国队传导耐心、打球合理;南苏丹则肆意挥洒,有不少看上去“勉强”的出手——但结果呢?中国“合理”的进攻全场69分,南苏丹的肆意挥洒反倒掠下89分。
“不合理”战胜了“合理”。
这其实就是个人能力、进攻能力的差距。
中国队之所以需要那么多的传导,就是因为我们的球员不具备个人撕开防守、依靠个人完成进攻的能力;中国队之所以需要去不断寻求空位出手,就是因为我们的球员不具备命中受干扰情况下三分的能力。
而南苏丹之所以可以打的简单、之所以“上分快”、之所以每次一被迫近比分总是能迅速拉开,就是因为他们具备更强的个人进攻能力、更强的顶人强投能力。
赛后,乔帅提到体力的问题对中国队下半场的防守造成了影响,那么为什么中国队会有体力问题?真的是因为我们球员训练不努力、或者是黄种人运动天赋不行吗?我认为不是。
当你每个进攻回合都比对方多做倍数的跑动、传球、对抗,回头还要在防守端付出同等甚至更多的努力,谁的体力能不枯竭?
当我们只有通过这么复杂的战术、这么多的跑动才可能获得一个得分的机会,那么一旦处于落后时,谁的心理能不出现波动?那么当一直落后的时候呢?
中国队的落败,看似是概率原因,实际是实力原因。
所以,一分差距,咫尺天涯......
多的不说了,中国古话说: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西方也有句古话:罗马不是一天建成的。
如果说四年前的世界杯,大家还都认为中国队输球是“没发挥好”、“边线球失误”、“教练不行”等种种原因,那么今年世界杯,就是彻彻底底把所有遮羞布撕开了给球迷们看。
我们是输了。但只有能直面失败,才能重新站起来。
掉进水里不会淹死,待在水里才会淹死......
关键词: